厦门首轮全员核酸检测29份样本混采阳性 意味什么?
释新闻|厦门首轮全员核酸检测29份样本混采阳性意味着什么
福建厦门此轮本土疫情波及范围再扩大。
9月14日,福建厦门市启动了全员核酸检测。9月17日,厦门完成了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发现了29份10混1阳性样本。
在厦门此轮本土新冠疫情中,发现首例病例感染了32人当天,厦门就启动了全员核酸检测,原因是什么?首轮全员核酸检测出29份10混1阳性样本意味着什么?厦门的核酸检测能力如何?全员核酸要进行多少轮?澎湃新闻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
为什么要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厦门此轮疫情第一个病例发现于9月12日,厦门市同安区通过对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等中高风险地区来厦人员进行筛查,发现一名来厦人员吴某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核实,吴某某是莆田市报告病例王某某的密切接触者。
9月14日,厦门决定启动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检测时,彼时首例确诊病例吴某某有关联的感染人数增加到了32人。
为什么在此时启动厦门市全员核酸检测?9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做出了解释,如果疫情发现的较晚或者流行病学调查尚不能判断波及的范围,这时候筛查范围和筛查人群可能要进一步扩大,需要全员筛查,以便尽快地发现传染源,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断疫情的传播。
流行病学调查尚不能判断波及的范围,最直接的案例就是在调查感染病例时,有一些人是无法判断是如何感染上的。9月15日,厦门市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一个消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包服务人员(确诊病例12)蔡某某感染的毒株,经测序比对,与该市首例确诊病例吴某某的病毒基因高度同源。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包服务人员在厦门思明区,但吴某某引发的聚集性感染主要发生在厦门同安区。这两个区位于厦门市一南一北,病例之间是如何关联的,官方流调信息并未公布。
厦门核酸检测能力如何?
9月17日,厦门市政府召开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市指挥部已决定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根据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2019年厦门市常驻人口429万人。对四百多万人进行核酸检测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大量采样人员,实验室检测能力也需要跟上。
澎湃新闻查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小程序显示,厦门的核酸检测机构有35家。
目前厦门核酸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如何? 9月17日晚,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厦门检易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负责人张阳根告诉澎湃新闻,本轮厦门新冠疫情发生后,他们实验室工作量成倍增加。
“我们10多个员工,加班加点在实验室做检测,一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一定要争取在24小时之内给出准确的检测结果。”张阳根表示,为了应对接下来第二轮的全员核酸检测,他们实验室正在增加专业设备和人员,以提高检测量,可以做到每天8000管以上。
9月16日厦门市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厦门市副市长廖华生介绍,厦门现已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和嘉庚体育馆入驻4家大型方舱实验室,将大幅提高该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
29份10混1阳性样本意味着什么?
在全员核酸检测中,为了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成本,通常会采取混合采样的办法。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助理肖盟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解释,10混1就是指,采样的时候10个人一组,10个人的咽拭子或者鼻拭子都放到一个样本保存液里面。
9月17日,厦门市政府召开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称,第一轮核酸检测共检测出29份10混1阳性样本,分别来自思明区1份、湖里区1份、同安区27份。
29份10混1阳性样本涉及到290人,但不是指这290人都是感染者,10个人一组里面,只要有一个感染者就会导致这份样本阳性。29份10混1阳性样本意味着至少有29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此次厦门疫情已经涉及同安区、思明区、湖里区、海沧区等地。
全员核酸检测何时截止?
全员核酸检测何时开始结束?虽然每一轮的本土疫情不尽相同,但可以从此前的防控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澎湃新闻梳理了此前扬州公布的全员核酸检测进度,按照扬州此前的经验,在经过7轮的全员核酸检测后,开始了针对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
扬州主城区在第一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后,累计完成核酸采样检测320多万人次,发现阳性感染者26人。第三轮筛查出阳性感染者13人。直到第七轮检出阳性4例。扬州开始转变策略启动了主城区重点地区大规模核酸检测。此后的重点地区核酸检测还是出现了零星病例,但均为个位数。
扬州经验总结了一条原则:在完成7轮全员核酸检测后,在第5-7轮出现过病例的街道(乡镇),每天检测1次;只在1-4轮出现病例的,3天1次;从未出现病例的,5天1次。之后根据筛查发现病例的情况及其行动轨迹,进行动态调整,优化检测策略。
标签:
为您推荐
广告
- 英雄归来丨扶摇直上九万里
- 震撼发布: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
- “浙”里防疫有“数”度!数字赋能更精准、高效
- Vlog丨“大白”不用露天作业,杭州核酸采样亭来了!
- 浙江省经济一季报系列述评丨稳字当头,应对“三重压力”
- 超凡之美!全景重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撤离
- 瞭望丨一场未来乡村实验
- 所幸有你
- 一季度浙江GDP同比增长5.1%
- 中国UP丨范可新和武大靖首次同台演讲,他们有个约定
- 创意微视频丨云上逐梦
- 中国人什么时候可以去太空旅游?
- 从东方红一号到中国空间站——戚发轫院士的航天思政课
- 中国航天日主题微视频:星空
- 仅差130米,神舟十三号返回预测为何如此精确?
- 回到地球后,王亚平发了第一篇心得!
- #捉谣记#温州瑞安仙降街道确诊1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不实!
- 你有什么梦想,写下来,我们送它上天宫
- 王浩在省疫情防控研判会议上强调 科学组织 全力以赴 尽锐出战 坚决打赢
- 有伤疤无法成为航天员,是真的吗?
广告
- 值得珍藏!4分钟回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过程
- 高燃画面!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让人热血沸腾
- 盼平安归来!
- 微视频 | 我们都是国家安全的守护人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即将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
- 之江观察丨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 因疫情等原因家庭基本生活遇困?可在“浙里救”申请救助
- 浙江多地精准施策畅通物流 保障企业生产急需
- 喷壶、泡面、自热米饭和香肠,我用晾衣架给你送上来了!这一幕,暖了货车司机
- 数一数二丨一组热词,带你看浙江各地减负纾困招式
- “谢谢侬,杭州来的小姑娘!”84名浙江血透护士倾尽全力,守护上海透析病人生命线
- 要回家了!一起回顾神十三太空之旅
- 浙江出台意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计划到2025年累计培育万家以上
- 热评丨从“豪横支援”中 看见普通人帮普通人的柔软真心
- 这里是海南
- 因故无法接种疫苗群体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 (全力防控·记者探访)24小时专用停车场 让货车司机有家的感觉
- 接力24小时:一颗“浙江菜”是如何发往上海的?
- #捉谣记#宁波慈溪8个隔离人员翻墙外出享受宵夜?没有这回事
- 【央视快评】坚持再坚持,直到胜利!